背叛家庭 投身革命 沈竹铭,戴窑镇元友村人。出生在一个富裕农民家庭,他早年接受革命真理的熏陶,看到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,毅然背叛富农的家庭,投身革命,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,做到立场坚定,旗帜鲜明,经受住了血与火的革命斗争环境的考验。 革命路上的第一步 沈竹铭小时候,家境比较宽裕,这使他有机会进入本村的私塾读书,在读四书五经的同时,也接触到一些进步读物。1944年丰乐圩有了党组织,沈竹铭看到共产党和新四军是为人民大众谋幸福的,他主动向党组织靠拢,先是在村里工作,同年由张存山、沈林堂两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当时区委书记是宗宇,区长是沈道周。 不久,我抗日民主政府在根据地实行新乡制,荣进、蒋舍、老舍、殷戴庄、朱舍、韩东、韩西七个村集中在老舍村的大庙里选举丰乐乡乡长。大会一致选举沈竹铭担任丰乐乡乡长。 为新四军征粮决不手软 沈竹铭担任了乡长以后,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为新四军征集公粮,他深入到韩西、韩东两个村,开始阻力很大。一是地方封建势力的影响,二是群众对共产党的政策不了解。沈竹铭注意在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,做宣传发动工作,同时带领群众斗争钉子户,刁难户,特别是一些顽固的地主、富农。韩龙其是当时的顽保长;开始拒不交粮。沈竹铭立即写信给区长沈道周,区里把韩龙其带到区公所,做正面宣传工作,这样做让群众看到共产党做事公道,没几天公粮就缴齐了。 韩窑当时还有个叫韩登文的顽保长,每次都阳奉阴违。解放军大军渡江前,韩登文也参加了支前队伍,但他又带头开小差,在支前民工中引起波动。沈竹铭知道情况后立即召开群众斗争大会,经请示上级后决定让他坐家牢。通过斗争,擦亮了群众眼睛,群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。 “土改”要从自家开始 “土改”前沈竹铭家有72亩田,房子8间。沈竹铭在土改前已担任我方乡干部,他负责当地青年参加新四军。殷戴庄先后有十几名青年参加了新四军和地方部队。当他每动员一名青年参军后,就主动划出自家五亩田给入伍青年家里,包括后来为革命牺牲的刘存元、刘存友都分到了他家的田,同时他还主动把自己家的三间房屋给了公家做仓库。 有一段时间,沈竹铭在外工作,不知道村里“土改”情况,村里的贫农团反映他家有铜、锡器埋在地下,沈竹铭知道后立即挖出来分给贫下中农。 一次,沈竹铭在分田会上,让自己的父亲把身上的皮袍子脱下来给刘存元穿,自己也从手上把一只金戒指摘下来给贫下中农。 到江南开辟新区也是革命工作 1948年,沈竹铭正在蒋舍村组织分田,汪学广通知他到华东中学学习,沈竹铭离家的时候,父母、妻子儿女一个都不知道。 沈竹铭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就从孙家庄直奔樊家舍,拿介绍信到安丰学习两个月。后来根据组织安排,与100多名中共党员到安徽天长县工作,被分配到银杏乡任指导员。 沈竹铭到安徽天长工作的最初,二年多没有与家中通信。作为派往敌区工作的第一批共产党干部,他们在异乡的土地上生根、发芽,发挥了积极作用。一年中他积极发展了七名党员,为开辟新区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。 在安徽天长县工作期间,沈竹铭带领工作组,组织群众开展武装斗争,他们打掉了敌人潜伏的一个特务组织,惩治了叛变投敌分子,还剿灭了一个长期占据山林抢劫的土匪窝,为我党我军的新区开辟工作作出了贡献。
|